热点资讯
- 中银证券给予利尔化学买入评级:部分产品价格回暖带动 2025H1 业绩同比改善
- 挖掘宝藏小众首饰品牌,让你秒变独特时尚弄潮儿!
- 19岁中国球员杨瀚森宣布参加2025年NBA选秀,潜力与挑战并存
- 美国祭出关税重拳!全球格局将被重塑?美元霸权还能延续多久
- 为什么营业厅买不到流量卡?不是没货,而是运营商在下一盘大棋?_套餐_官方_Kbps
- 货币市场日报:5月9日
- LOL最新开发者报告省流版:赵信视觉重做,S赛主题曲10月发布_模式_上线_皮肤
- 【ETF动向】6月11日海富通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ETF基金涨1.65%,份额增加200万份
- 欧洲多国黄油价格暴涨超40%!面包房经营压力大增
- TCL智家(002668)3月3日主力资金净卖出344.65万元
- 发布日期:2025-04-13 10:00 点击次数:147
特朗普再次调整关税政策,而且这次还玩了个新花样——“对等关税”。
时代即将翻篇,别以为这与你无关。我们或许正目睹一个时代的谢幕。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美国主导的美元国际贸易体系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而美国近期政策转变,则直接揭示了全球化利益分配中长期存在的尖锐矛盾。
简单来说,“对等关税”就是你对我怎么收费,我就怎么收费你。 是一种贸易报复手段,通常以牙还牙,你加多少关税,我就加多少关税。
2月13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一份总统备忘录,其核心内容简单明了:美国将对其他国家加征的关税采取同等反制措施。
欧盟对美国汽车征收10%的关税,为回应这种措施,美国很可能将对欧盟汽车的关税也提高到10%,实行对等报复。
特朗普尤其关注那些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例如欧盟和中国。
特朗普认为美国不征收增值税,反而间接地帮助了出口企业,因此他主张用关税来平衡这种“补贴”效应。
据商务部长透露,行动最快将于4月2日展开。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向来我行我素,这次所谓的“对等关税”,其实还是他那套“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思路在作祟。
美国真能靠这种方法解决经济根本难题吗?
这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尽管特朗普政府频频祭出关税大棒,但这笔账最终还得老百姓埋单。 关税的实质决定了,增加的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如果日本汽车出口美国,每辆车要缴纳25%的关税,那汽车售价势必上涨。如此一来,美国本土汽车厂商就能在价格上占据一定优势,更具竞争力。
美国进口商虽然先垫付了这笔税费,但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毕竟,进口商不会自己承担这笔额外支出,最终只能将成本转嫁到汽车售价上。
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统计显示,仅美国消费者购买洗衣机的额外支出就高达15亿美元。
如果美国全面提高关税,专家预测普通家庭每年将额外支出1700到3900美元不等。
讽刺的是,政府一边号召制造业回归,一边提高进口钢铁的税收,导致国内农机企业因钢材价格高昂而倒闭,这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特朗普承诺的就业奇迹,真能靠这种得不偿失的策略实现吗?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打法,究竟可靠吗?
表面上打着“保护美国工人”的旗号,但这背后逻辑却经不起推敲。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实质上是试图用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掩盖美国制造业衰退的窘境。
美国一面声称要公平竞争,一面却利用美元的全球影响力,轻易获得低息贷款,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理解如今的贸易争端,需追溯到美元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的建立之初。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尽,美国召集各国金融巨头在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确立了影响深远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那时,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则通过美元间接与黄金联系。 美元的官方黄金价格被固定在每盎司35美元。
二战后,全球贸易体系的变革打破了贸易壁垒,让世界经济迅速复苏。 像日本和韩国这样积极发展出口的国家,因此获得了飞速发展的机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亚经济奇迹”。
然而,这个系统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
美国维持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需要源源不断地向世界输出美元。然而,美元输出的越多,美国自身的黄金储备就相应减少,美元的国际信用也就面临更大的挑战。
1971年,美国无力维持金本位制,最终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彼时,美国黄金储备已锐减六成,美元的国际信誉也几近崩溃。
美元如今虽然不再以黄金为基础,但却依靠石油交易、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全球对稳定的普遍需求这三根支柱,维持着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美国的贸易逆差让它得以低价购买全球商品,再通过金融手段将资金回流,从而以极低成本获得融资,维持高消费和高福利水平,从中获益匪浅。
然而,这种模式如今正付出代价。\
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根源在于美国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尝到金融资本的甜头后,还有谁愿意辛苦耕耘制造业呢?
美国制造业对整体经济的贡献,自1960年以来持续萎缩,如今已不足GDP的11%。即便像波音这样曾经的行业巨头,也频繁遭遇质量问题,令人担忧。
经济形势严峻,出口增长乏力导致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同时在科技和金融领域,我们的领先地位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美国凭借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获益良多,却又不断抱怨自己承受了不公平的负担。
然而,单纯依靠关税来堵漏洞,只会加剧国内物价上涨,最终将美国自身的问题转嫁给全球。
各国若减少使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将可能加速全球范围内的美元地位下降。
瑞银预计,美元未来可能走强,到2025年欧元甚至可能跌破与美元的兑换比值。但与此同时,人民币和数字货币在国际结算中的使用比例正在逐渐提高。
为了降低成本,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邻近的供应商,这导致区域经济联盟的影响力增强,而全球贸易的整体效率却因此下降了。
世界贸易正经历关键变革,未来几年,美元、欧元、人民币或将构成国际贸易结算的三大支柱,形成多极格局。
科技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和能源领域的变革,将深刻改变国际贸易的版图。
如果数字货币能建立信任机制,就能跳过银行,直接进行交易。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策略,表面强硬,实则反映出美国对全球经济秩序失衡的担忧。
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并非坚不可摧,关键不在于它是否会衰落,而在于它衰落的速度有多快。
新旧体制转换的阵痛不可避免,这将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货币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全球产业链也因此面临剧烈波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4月2日。
特朗普之前也用过缓兵之计,这次的评估期或许只是他争取更多谈判筹码的策略,毕竟一个月的时间足够用来周旋了。
对我们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创造一个更公平的贸易环境和提供更可靠的货币支付方式。
最终,全球化的未来不再是争夺霸权,而是寻求合作共赢。
